扶贫之问 孟电作答发表时间:2019-06-09 19:21 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”这是《诗经》中先民渴求的小康梦。如今,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梦,中国正在打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,社会各界力量也跻身战场。 在这个群体中,孟电集团,一家民营企业,通过最长情的坚守、数亿元的巨额投入,不仅让南李庄全村脱贫致富,还认领帮扶当地1.2万名贫困群众脱贫。如今,孟庄镇、常村镇、拍石头乡600多个贫困户的脱贫重任,孟电集团又主动请缨承担在肩,有力助推了辉县市脱贫攻坚战,也彰显了一家民营企业回报社会、惠及乡里的情怀。 更重要的是,孟电集团改变了以往简单捐助的帮扶模式,在推动产业扶贫的同时,重视壮大集体经济,通过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心坎儿里,探索性地解决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新问题。如今,孟电集团已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名称,更蕴含着一种责任担当精神,正如孟电集团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范海涛所说:“孟电集团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,因此,孟电集团要在保证国家税收贡献的同时,帮扶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。这是每一位企业家的责任,更是义务!” “孟电集团是在国家优惠政策和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使用各种社会资源发展起来的。因此,企业要在保证国家税收贡献的同时,帮扶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。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企业家的责任,更是义务!” “我是企业负责人,更是共产党员。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,绝不是简单的做公益,而是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。” 扶贫攻坚,孟电集团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。带着敬意,带着好奇,记者近日来到孟电集团,探寻孟电集团的扶贫之路,感受孟电集团的扶贫温度。 “企业要发挥所长,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增收” 4月的太行山,万木翠绿,生机盎然。 在辉县市拍石头乡拍石头村,半山腰一座小院引起记者注意。小院不大,干净整洁,花草繁茂。三五成群的老人或聚集在院里说话,或在活动室看电视,一派祥和。这是孟电集团捐资600万元建设的拍石头乡敬老院,内设卫生院、标准间、餐厅厨房、娱乐室、浴室、健身广场等设施,可同时容纳120名老人。2016年建成后,孟电集团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,对全乡孤寡留守老人免费集中供养,解决了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,释放了山区劳动力。 记者了解到,拍石头乡地处辉县市北部太行深山区,山高石多土地少,是省级贫困乡、革命老区,群众吃水出行很困难。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,留下的大多是老人、妇女和孩子,特别是孤寡老人无人照料,守着大山熬日子。 孟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,主动和拍石头村结成帮扶对子,脚踏实地做工作。如何改变贫困面貌,把年轻人吸引回来,让革命老区重现生机?孟电集团分三步走: 建敬老院是第一步。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后,2017年,孟电集团给拍石乡村捐助冬桃树苗3300多株,帮带10个贫困户发展种植产业,成立冬桃种植合作社,互帮互助,拓宽增收渠道。看着长势良好的树苗,驻村第一书记郭垒高兴地说,他们的冬桃成熟期比普通品种晚一个月,售价更高。明年冬桃就可以挂果了,到时候每亩至少净赚1万元。 今年春节后,范海涛专门到拍石头村调研,发现山区昼夜温差大,适合种植香菇,决定投资建设30个香菇大棚,有能力的贫困户可以优先承包大棚,没有能力的优先在大棚工作,帮助贫困群众脱贫。 谈到产业扶贫,范海涛说,近年来,孟电集团每年都为结对帮扶的600多个贫困家庭送慰问金和生活用品,但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并不断取得实效,范海涛认为,这样简单的捐款捐物已经不适用,孟电集团的帮扶重点迅速转移到产业扶贫上。比如冬桃种植和计划中的香菇大棚种植,孟电集团的任务就是帮助其形成产业,通过可持续发展使贫困户持续增收、脱贫致富。 记者采访时,孟电集团组织村干部刚刚从山东考察回来,他们又有了新的想法,大棚香椿一年可收四季,不啻为又一个增收项目,这让他们摩拳擦掌,对未来充满信心。 “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就是要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” 在脱贫攻坚战中,辉县市委、市政府联手孟电集团,探索出金融扶贫的新路子,使辉县市60%贫困户共计1.2万名贫困群众持续受益、摆脱贫困。 金融扶贫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扶贫方式,辉县市委、市政府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撬动、引领和支撑作用,探索出将扶贫资金投入银行,再以信贷资金的形式投入企业,最后以企业盈利分红的扶贫方式。 虽然不缺资金,但是在这件事上孟电集团毫不含糊,积极响应,主动介入,把贷来的1.2亿扶贫资金投入到优势产业上,努力为1.2万贫困人口拓宽增收渠道。 范海涛说,经营是企业的长处,因此,企业要发挥所长,助力脱贫攻坚。为保障扶贫资金持续增值,孟电集团不断强化生产管理,以企业提质增效保障扶贫资金高效运转。产生收益后,孟电集团将扶贫资金的所有经营利润每月定期全部返还给贫困户。 2017年已实现每人每年增收1200元,与其他扶贫措施共同发力,使辉县市1.2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。 孟电集团是当地纳税大户,企业效益好,资金实力雄厚,为何要主动使用“扶贫信贷资金”,每年把部分企业利润主动让给贫困户呢?范海涛这样回答,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就是要为党分忧、为民解难!这是企业家的责任,更是义务!当年国家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”,这句话还有后半句,那就是“先富带后富,最后实现共同富裕”。十九大报告中“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人掉队”,更是对共同富裕的承诺。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参战脱贫攻坚,就是履行社会责任。 如今,让他忙碌的不仅仅是拍石头乡的30亩冬桃和30个大棚,还有孟庄镇和常村镇共计50户因学致贫的群众。他和当地企业界人士商量,决定共同捐资帮扶,但是这笔钱必须交给乡政府,让乡政府每月定期汇给50名贫困学生。“这个情不能记在企业身上,而应该记到党和政府身上。要让孩子们知道,是党在关爱他、帮助他。” “我是党员,为群众做事是责任,相互感动是动力” 采访中,记者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怀所感染。有南李庄村1600名村民脱贫致富后满满的幸福感,有今年春节辉县市970名环卫工人收到孟电集团送来年货的惊喜和谢意,有孟庄镇、常村镇、拍石头村贫困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,更有孟电集团主动担当、回馈社会的博大胸怀。 这一切都缘起孟电集团,但范海涛却郑重地说:这不是企业的功劳,而是党和政府的功劳。他这样定义自己:我是民营企业家,更是共产党员。共产党员就要一心为公,一心为民。 范海涛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,于2008年回到家乡,担任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。孟电集团先后投资近4亿元,打井修路,拆旧房建新村,把节约出来的土地建成当地最大的建材市场和农贸市场,村民入股分红。南李庄村很快甩掉穷帽子,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 范海涛自豪地说,从当初最难当的村支部书记,到现在全村群众充分依靠党组织,南李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“相互感动是我的动力,因为为群众做的每一件实事、好事,群众都积极点赞;我又把这种感动化作动力去做更多实事、好事!” 如今,在南李庄村,群众有事就去找党群服务站,问题很快得以解决,群众对党组织更加信任。 “最重要的是村集体不断发展壮大,年收入达1500万元,用于全村发展。”范海涛告诉记者,南李庄村的发展,使他意识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巨大的,选好配强一个支部班子,选好配强一个基层党组织书记,非常关键。因此,在孟电集团的扶贫措施中,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成为重点推动的工作。 拍石头村的任玉生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做生意,“一个家庭的富裕,价值是有限的。如果能带动全村致富,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人生价值。”在范海涛多次动员下,任玉生终于鼓足勇气回村任党支部书记,孟电集团投资筹建的30个大棚将成为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新起点。孟庄镇北田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芳也是民营企业家,回村后,他出资30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路、打井、建植物园,脱贫攻坚战打得风生水起。 如今,孟电集团的帮扶事迹在周边村镇产生了强大的带动效应,越来越多的“能人”“乡贤”主动回村。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,正带领群众共同踏上脱贫致富路。 范海涛自称是“高级农民”,“南李庄村1600名群众的心田就是党组织承包给我的责任田,我一定要尽职尽责。” 现在,范海涛的“责任田”已远远超出南李庄村,孟庄镇、常村镇和拍石头村600多个贫困户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牵挂。范海涛满怀深情地说:“民营企业主动作为是社会责任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,更是自觉自愿,我无怨无悔。” (本文刊载于2018年5月2日出版《新乡日报》,作者系新乡日报社记者胡殿芳。)
文章分类:
媒体报道
|